小户的原本还是有几分自己的土地,租种一些,也可以勉强的维持温饱,突然间,只能是给地主乡绅们去做长工了。
上面说的这种局面,还算是好的情况,在工商大兴之后,乡下的土地没有人愿意耕种,都是进城做工,而且南洋和关外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进关内,粮食也便宜的很,田地根本卖不出什么价钱。
几乎是突然之间,地价猛然的涨了起来,更多的土地,就可以种更多的棉花,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地主乡绅们意识到了土地之前,那些小门小户的自然也是知道地价涨了,自家靠着卖棉花也可以赚些钱,就算是有人买地也不愿意出售,不过大明的土地买卖从来都不是什么你情我愿,给钱交地的光明勾当。
里面充满了无数的血腥和黑暗,一时间,原本因为抓捕贩卖奴隶而严酷许多的律法,变得更加的不讲清理,在北方许多人家莫名其妙的就是触犯了律条,被抓入大狱,不管人的处置最后是如何,反正是土地都要充公。
现在在城中手工工场,原来八个人能干的活计,现在一个人就能干,开始的时候,还真是裁掉了一些织工,后来产能扩大,资金充裕,添置机器,又是需要在聘任人手,而且当时南北的劳力没有什么流通,山东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