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切都按照流程进行,外商大股东的代表们去参观了制药公司,重点是制药基地,在国内伙伴和政府代表的陪同下,见证了在华的成绩。
杨铭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加速器的“外快”,现在丰富了想法,打算扩大生产级别,国内市场虽然大,但国外的世界更大。
所以大股东的代表就在媒体的见证下,参观了完毕了忙碌的生产基地,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说的都是准备好的台词。
作为此行负责人的奥布莱恩,作为公司的执行总裁,他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老板有意谋求待遇,他就多往这方面刺探。
如果能谈成,这就是他的成绩,以后转正的把握。所以也十分认真,对公司各领域经营,早就摸透了。
一切都顺利推进,事后回到公司,由杨铭和孙文榕与他们一道,开了股东大会,正式推选董事会成员。
杨铭自然继续担当董事长,其余董事由总裁孙文榕,其余参股公司的代表,共计六人构成。
在杨铭的一手操办下,跨国企业的形态依然具备了!
孙文榕能看出来,杨铭在这里面的话语权最强,这几个老外更像是被派来单纯视察的高层而已。
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