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豆瓣一直在跟水军“斗智斗勇”,可以说现在的电影评分已经“很难刷得动”了。这个过程主要也是通过程序算法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识别出哪些用户是“非正常评分”后,首先会预防性地计入评分,再确认是刷分之后删除。
豆瓣的这些处理程序,其实已经有点人工智能的味道了,只不过还比较低端就是。但是,随着数据的积累,以及光辉数据中心的算法的提升,想必未来的豆瓣在这一块的表现必将更加出彩。
由于影评人在国内的弱势地位,很容易收到电影制片方的影响,许多影评都会被观众吐槽,拉低了吃瓜群众的智商。
所以,江辉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把豆瓣打分作为“审片员”,把电影上映前去豆瓣看打分培养成一种用户习惯。
毕竟,在天朝,观众很难找到第二个同时拥有同样用户群和(一定)公信力的打分平台了。
豆瓣在光辉集团的支持下,每个月亏个百来万不算什么,但是其它的几个同类平台因为商业化的原因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妥协,江辉不希望豆瓣也开这个口子。
说不准哪一天,光辉集团就有需要借助豆瓣公信力的时候呢。
当然,不仅光辉影视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