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茅头文学奖很难得奖,前世的茅盾文学奖就没有同样的一些规律么?
细数三十多年来的矛盾,总计获奖作品四十三本(两本荣誉奖),其中作者,只有六人非公务员,公务员中大多数都是各地作协主席副主席,一般都是副厅,很多都是副局,而在剩下的六人中,有四人是军旅作者,最低正师级。
真个儿是往来无白丁。
如果说是最初几届的获奖者学而优则仕,也说得通,毕竟获奖,成为作协主席副主席或者全国作协成员也说得通。
可是到了后两界,明显是先上位后得奖。
当三体横空出世炸裂全球的时候,有人邀请大刘将三体送选茅盾,大刘一听需要二十套六十本样书陪跑,果断拒绝。
这如果说是黑幕,实际上是有一点过了的,也许并不是黑幕,而是一种荣誉感的延续。
很简单,就等于形成了一种传统,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想去打破这种传统。
而后来茅盾奖貌似要出一个大众文学的奖项,届时实体科幻、武侠与网络将会竞逐四年一度的这个奖项。
同样的,景苦觉得茅头文学奖自己获奖概率也极低,虽然一共有三大奖项最多六个最少三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