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球员的来源问题,是比较难以解决的。这些被称为中国未来的球员,是来自传统的学校老师发掘,接着送至体校,然后职业队选拔,进入职业球队青年梯队,继续打磨,等待机会出线。”
“这样的模式,十几年来一成不变,老实说是一个非常固有的顽疾。因为光靠传统学校老师发掘,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被动,非常困难的事。传统学校的体育老师,每个人的目光标准都不一样。而且加上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家境越来越富裕。很多家长并不会让自家孩子去体校吃苦。所以光是这样被动式的发掘,很难起到发现人才的作用。必须引导青少年喜欢篮球,热爱篮球,在不断的自我磨砺中,发现和突破自己……”
李顾说了一大堆篮球环境上的问题,许多孩子十岁进入体校开始练球,到20岁,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好时机。他们除了打球,又别无选择。如果不能进体校一队,混出个名堂出来,这十年时间等于完全都浪费了。
追求梦想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实现的梦想,却是一瓶毒药。它会让人抱憾终身,因为它永远无法实现!
“李总,不光是篮球环境上的一个问题,包括青训的训练内容,我个人认为,其实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有一次,我去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