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堵不住的,神通广大的学生们有一百种办法获得一台能上网的电脑。
这就形成了市区网吧和郊区网吧冰火两重天的奇葩景象,不少市区核心地段的网吧生意冷清了不少,老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反倒是偏远郊区的网吧,生意突然异常火爆,上网几乎要排队,这可把郊区的网吧老板们给乐坏了,没想到市里的一条禁令,竟然成了他们的送财符。
李枫听着同学们的小声议论,知道这回自己网吧的选址非常正确。
在李枫的印象中,当年的确出现过大量学生前往郊区网吧上网的事情,自己当年也曾和同学去过几次。
总体感受是郊区的网吧比市区网吧管理更混乱,机器的配置也更差,玩游戏卡的要命,体验感非常差,所以去了几次之后就没再去过。
李枫这次创立的“乐园网吧”,着重要在顾客体验感上作文章,打造出未来比较流行的“网咖”模式,打破大家对传统网吧的偏见。
“网咖”模式在国内的兴起,是要等到个人电脑大规模普及之后。
当时,国内的一线城市由于电脑普及程度最高,为了吸引更多顾客来网吧上网,他们率先兴起了环境整洁、空间宽敞、服务高端的新型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