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
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了巴西街头,涪江边正有一支游春队伍在欢闹地前行。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报春人,他身着公鸡服、头戴巨大的公鸡冠帽,模仿着公鸡啼叫的样子,跳起了公鸡舞,惹得沿途两边的游人们又欢笑又击掌叫好。
王鸣之和陈士平一家就在人群当中,这时小果果兴奋地叫嚷:“快看快看,春牛啊!”
跟在报春人之后的,是一群壮汉大娘抬着一只红色大泥牛,春牛是也。
这只泥牛与真牛一般大小,笼头、缰绳等装备戴得齐全。这缰绳长七尺二寸,象征着七十二候。
而牛身的颜色遵从“各随方色”的规矩——即是根据所在地与长安的相对方位来定色,东方青牛,南方红牛,西方白牛,北方黑牛。进一步的话,牛的每个部位的颜色都有不同,与天干地支相合。
巴西位于长安的南方,所以是红牛,这传统上千年啦。
“记得打春贺语吗?”黄玲问着,把一条打牛鞭递给小果果。
“嗯,记得!”小果果接过鞭子,望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