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矮低旧的院落里有那么一块十来平米的土地,不宽不大也没个用处,所以上一户人家便把它当成了垃圾堆,炉渣,废水的可劲的往里兑,所以没过几年,这地便硬邦邦了起来,还总是在下雨天里积水。后来刘桂琴带着方大卜住了进来,她看到这块地儿荒着心里便堵得慌,随后便从山上背来了黑土给这块地儿换了个皮囊,接着又从鸡场里求来了一些晒干的鸡粪,给这块地儿添了些筋骨,而转年,这娘俩的碗里盘里便添置了不少的新鲜小菜,当然,多余下来的生菜油菜也自然被刘桂琴混在自己得菜摊里给卖了出去。
可是对于刘桂琴来说,那最好养也是自己最会养的便是那西柿子了,而且她也确实养出了自己的一些小门道。柿子高了是要打叉子的,其实就是把叶间多生出来的新芽打掉,以便让大苗多结果,结大果。可是刘桂琴却从来不把打下来的叉子扔了,而是从新找个器皿精心的养着,培着,而等到根须出来后便又种回到地里去。所以,刘桂琴家里的西红柿是可以从开春一直种深秋的,甚至到了冬天,刘桂琴还能在屋里用几个花盆养着一些柿子的,以便再混上几个鸡蛋吃一顿饭。所以,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日旧时,那张破旧的餐桌上永远都少不了那一点艳红与那一点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