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天。我与派格之间的硝烟仍没有消散。
作为生活事物合伙人。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作为性格互补的朋友,我们也愉快地相处了四年。
派格对我说,在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他是有过思考的。
一碰面,他便准备向我开诚布公。
我了解派格。他为一切华而不实和不着边际的的东西买单。这其中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
当现实事件与不切实际的潜意识漂浮物相互交合碰撞的时候,派格慌不择路地选择了后者。
我没有兑现承诺手刃他,事实上,我都没有给他继续解释的机会。我对他采取了冷处理,对整件事更是避而不谈。派格自知理亏,所以就一直软着性子。我和他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他梗概出整件事情的全貌,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这件事成了我与派格之间的“秘密花园”。谁先提起谁就输了。而促成这出尴尬闹剧的另一个责任人却销声匿迹了。我毫不意外地在网上查到了一些有关他的信息。无关是非,一切都符合我对他的基本判断。还有一点,尽管我没有当面质问过他,但是八九不离十。
他不希望这么快就被丽港的媒体挖隐私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