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山微笑点头,“基本上如此吧。”
于是,董青山就跟大家提起了两件成年往事。这两件事董天岳也是第一次听爷爷说起,听的格外认真。
收藏家把自己的藏品捐给国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比如民国时期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伯驹虽没有四公子之首的张学良名气大,可他是一位文艺奇人。张伯驹不但博学多才,更是一位顶尖的鉴赏大家、收藏大家。
1956年,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大礼: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及其夫人潘素,将其30年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草书》等8幅书法,无偿捐献出来。
当年,董青山刚刚出世历练,听闻此事后,震惊的几宿没睡好觉,那是何等的境界呀!那几幅书画的价值他是知道的,每一件都是国宝级别的。比如《平复帖》,若是拿出来拍卖,那是价值连城的!最关键的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收藏者舍不得。
当年,张伯驹为了保护《平复帖》,差点被害死。汪伪特务丁雪山,在1941年绑架了张伯驹,开出的赎金是200根金条。如此天价,意在逼张家出卖镇斋之宝《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