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钟岳煮了点小粥。
从樟木箱里将父亲还有爷爷的字画拿出来,查看是否有虫蛀。如今再看他父亲的欧体正楷以及他爷爷的魏碑作品,确实看得出来,功底差距很大。他父亲的欧体,字的构架上已经炉火纯青,但是以笔法来讲,钟岳还是看得出,稍欠火候的。
他爷爷的魏碑临摹,倒是已经得到了精髓,或许也是从那块家传的石碑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吧。他将书作整理放好,又拿出了那幅劣质的画作,如今有些绘画功底的他,看得很明白,这幅画,不仅是看上去劣质,笔法上来看……一样劣质。
“为什么预估价值是问号呢?”
钟岳咋摸着嘴。那方明代闲章,系统估价是在五万,如果不是皖派篆刻的关系,小篆李也不会给出十六万的高价,之后的海岚黄花梨,也八九不离十,系统给的价格都是保守估价,但是这幅没有保底价的画作,到底是什么鬼呢?
还是说,当初那位大婶,真的是设套骗钱的?
钟岳琢磨了片刻,无解,只好将画轴放回到樟木箱里。
粥煮好了。
白米粥,没什么太多的特色,无非就是煮之前加了几滴菜油。
钟岳添了点炸过的菌菇和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