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匾的设想中,最坏的结果是退黄金给陈易,柳家等彻底远离黄金债券——还能怎么坏呢?.
然而,陈易向他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情况:在其不主动回购黄金的情况下,持有黄金有时候是要吃亏的。
40吨的黄金他不要了,曹王柳三家因此得到了100多亿元的高息债务——保险公司的钱可不好借。
另一方面,三家都不是特别有金钱底蕴的家族,他们只有出售了黄金才有足够的钱来偿还本息,可大半个中国都处于黄金饱和的状态,40吨黄金可相当于年消费量的十分之一了。
除此之外,黄金的保管成本也不低,最麻烦的是,它们还是保险公司借款的抵押物,不能随便出售——直接用来抵债的话,不想被雁过拔毛就得欠下好大一个人情。
一环扣一环的商业设计变成了一环扣一环的麻烦。柳匾想到了国家物资局,想到了中央银行,想到了各种珠宝公司和私募基金,但无论请谁出面兑换黄金,哪怕他们非常乐意,人情债也要欠下来……
“你不缺黄金吗?”柳匾总算明白了一些,但仍旧不太相信他。
陈易露出诚恳的笑容,回答:“两个月前缺,现在不怎么缺。”
他说的非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