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几,上面摆满了瓜果、点心和酒菜,四周簇拥的内侍、妃子和宫女,如同众星拱月一般。
赵皓只朝场内望了一眼,见得那场内红白两队人马,正在你来我往,大声吆喝的奔跑着,追逐着,争抢着,便已知道这群人在干什么勾当了。
蹴鞠!
蹴鞠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于汉代,唐宋之时最为兴旺。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原本都是军人出身,喜欢体育运动,看到踢球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带来无穷的乐趣,于是,就将踢球作为自己工作之余最主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由于皇室贵族的推崇,导致了北宋民间开始盛行蹴鞠游戏
在唐宋时期,特别是北宋一朝,技术有很大的提高,蹴鞠的形制也有很大的改变,分为白打和筑球两种。
“白打”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同样数目的球员,在场中轮流表演,以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绝对不允许用手),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由裁判分别打分,以技高一筹者胜。
“筑球”更强调对抗性。球场中间会竖起一个大球门,高约眼,叫作“风流眼”。比赛双方分别派出十二人(或十六人),穿着不同颜色的球衣,立于球门两边,组成“左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