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偶尔到天禧寺找住持玄觉和尚论禅。
宋代继隋唐民族化的佛教格局形成之后,进入中国佛教持续发展时期。总的来说,宋代继北周严加限制佛教之后,历朝皇帝在维持儒家正统地位的同时都对佛教采取信奉和支持的态度。
官方支持是佛教能够盛行的重要原因。在文化大繁荣的两宋时期,皇帝中就有不少人撰写文章或诗歌赞颂佛教,甚至注释佛经,弘扬佛法。著名的有宋太宗著的《妙觉集》,宋真宗著的《崇释论》《御制释典法音集》《御注四十二章经》《御注遗教经》,南宋孝宗撰写的《原道论》和《圆觉经》等。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亲自译经是官方支持佛教发展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也对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很大影响。
天禧寺的玄觉大师,江南东路佛门第一人,据说师从宋代佛门三杰之一的克勤高僧,其师兄则是大名鼎鼎的大慧宗杲。除了每月一次论禅讲道以外,玄觉大师很少抛头露面。江宁城中的上层人士,人人以得见玄觉大师一面为荣,若能得大师指导一二,便是天大的幸事。
赵家在天禧寺捐的功德第一,尤其是赵皓昏迷的那几天,谢芸一次性捐了三千贯的功德,乃天禧寺近百年来功德之最。所以赵家公子到天禧寺自然是受到高规格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