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打了个哈哈与郑玉对饮了一杯,打发郑玉走人。
“这位兄台相貌不凡,不知是王兄何人,可否引荐?”
比起郑玉,谢瑜不但各方面都不相让,而且多了三分才气,行事也要比郑玉老成许多。他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悄声请王珏引荐,只是最终依旧遭到无情的拒绝,不过终究不显山不露水,不失面子。
郑玉和谢瑜两人,各方面已算是厅中少年中的佼佼者,他们两人尚且受如此冷遇,其他人自是不必说在,众人皆乘兴而来,怏怏而归。
此时,诗会已告一段落,评选出三首绝佳诗词——郑玉的《赏牡丹》,谢瑜的《丑奴儿》,香雪居士的《谒金门》。
由陆清等三位大儒亲自用宣纸重新抄写,悬挂于大厅之中的屏风之上,供众人赏评。
众人摇头晃脑一番吟读之后,纷纷赞叹,自愧不如。尤其是有人打听得“香雪居士”的身份之后,更是一阵哗然,望向王珏身旁的眼神,又浓烈的几分。
赵皓自进入大厅以来,开始还好奇的东张西望,又凭栏观赏了一番庄内的奇花异草和明媚春光,再后来梅林居士的琴音以及几个歌姬的莺歌燕舞,都让他很是感兴趣。然而,等到牡丹花会进入诗会模式之后,赵皓便觉得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