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而盛,但是却也人才济济,大公子郑宁才华横溢,早入国子监,这三公子郑玉虽然为人张扬狂傲,诗词功底倒也不错,听说来年亦将入太学就读,前途无量也。”
陆清微微一笑,拿起一首道:“郑玉之作虽然不错,不过品性似乎差了点……比起谢瑜公子的佳作,终究差几分火候,听说谢瑜三月之后将入太学,此作已果然非同凡响。你看……鸢飞草长牡丹盛,飞尽繁花。浓翠莺啼,驿路桥边卖酒家。相约携手寻芳去,满引流霞。往事蹉跎,犹喜潘郎鬓未华……此一曲‘丑奴儿’是否更佳?”
众人一边品评诗作,一边闲聊,不时有新送来的诗词,分成几份由众人传看品鉴。好的诗作依旧有,但是若要超过谢瑜的那首《丑奴儿》,恐怕还是要差点水准。
“咦~”陆清突然发出一声轻呼,引得众人纷纷朝他手中的诗作望去。
“春日晚,数点杏钿香浅。恻恻轻寒风翦翦,锦屏春梦远。稚柳堆烟娇软,花影暗藏深院。初试轻衫并画扇,牡丹红未展……这曲‘谒金门’乃何人所作……香雪居士是何人?”
众人细细鉴赏那词,均觉意境甚雅,婉约清新,的确是词中上佳之作,不觉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
有家奴悄悄的走了近来,在陆清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