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廖宏才理解不理解,只有吴小正才知道,从现在起的二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土地经济将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
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供应包括基础设施用地、房地产用地和工业用地三部分。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占40%,房地产和工业用地各占30%,其中,房地产用地中保障房和商品房各占一半左右(15%)。
在这三部分中,基础设施用地是没有收入的,工业用地给企业的价格很廉价,而房地产用地中,保障房用地基本上也没收入,唯一能给政府带来高收入的就是用地份额仅占15%的商品房用地。
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地方政府主要就是依靠用地份额仅占15%的商品房用地的卖地收入,来推动地方的基础建设、工业发展、以及住房保障等。
而在商品房买卖中,地产商又通过高价商品房,把老百姓的积蓄掏空,然后用赚来的钱滚雪球般将自己发展壮大,成就了未来的无数房地产巨头。
因此,在未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土地经济确实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廖宏才对此确实不懂。
在这个年代的官员,恐怕还没有人能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