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内,修行体系千奇百怪,但到了最高层,也是殊途同归,脱不了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的范畴,根据一般规律,修行者的人数随着境界的提升呈递减趋势,譬如玄界,修士,乃至真人无数,但圣人的数量却非常有限。
上界也是一样,境界越高,数量越少,而到了修行之路的极点,立教称祖,那就真算得上寥寥可数,最广为人知的如道祖和佛祖。
实际上,论资排辈,在下界绵延悠久,影响巨大的儒家也早有了立教的资格,后世也将其与释道两家并称“儒释道”,但儒家开派之祖奉“中庸”之道,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入圣之后便不再更进一步,后学者只好尊其为“至圣”。
境界已到,但却没有选择飞升上界的大佬不只儒家的至圣先师,还有与世同存的镇元子,镇元大仙植根凡尘俗世,入地仙后而止,修为却勇猛精进、渐臻圆熟,当初地仙境满,引下天仙劫时,他只抬头对上界说了一句“不必了”,天仙劫便自行退回。
大隐于凡尘俗世不愿飞升天仙的大牛也有那么几位,但他们无不是动用秘法、压制境界或自损功德逃避飞升,像镇元大仙一般放任修为境界向上攀升,但却公然拒绝天劫的有且仅有此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