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较为粗糙。存在明显差异的大片区域,在数据中往往没有得到提现。
而在林寒的感知中,整个汉东省的风雨冷热情况都是分毫毕现,几乎可以说是要多精确就有多精确。
只不过由于对气象信息没有直观的概念,所以他才需要有气象监测站的准确数据进行对照。
举个栗子,在林寒的感知中,各地的冷热情况可以说是十分明了,吕州比京州热,京州比云州热……
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冷热程度,换算成数字会是多少。
但是如果有某个地方的冷热程度和某气象监测站处的冷热程度完全一致,根据气象监测站提供的准确数据,他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地方的气温了。
比如青林县县政府气象监测站的气温是25.0℃,然后林寒就可以借助软件,将他感知中所有与县政府所在地冷热程度相同的区域,标注为25.0℃,不异于凭空多了好几倍的气象监测站。
一张省气象局提供的气象图,经过林寒成千上万次的标注,几小时之后便成为了全新的超详细版气象图,数据的密集程度随之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