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寒说道:“对东帝汶初中生在三年学习中获得的综合成绩进行测评,选出全国的前5%,然后对他们进行再一次的测试,对不同成绩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奖励。”
“最优秀的一批东帝汶初中生,将会送往华夏名校如恒水中学、毛袒厂中学、黄岗中学等进行高中学习......”
林寒说的这三所高中,都是华夏国内极富盛名的高考工厂、巨无霸中学,一向以超高强度的教学方法闻名于世。
这种高强度的高中学校,在华夏可以说是相当普遍。包括林寒曾经就读的青林县中学也是类似的模式,只不过没有那么夸张罢了。
虽然华夏的高中学习确实压力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残酷的应试教育,正是出身普通的人最主要的上升通道。
但非常奇怪的是,华夏上下都对这种教育模式,充满了质疑乃至否定的声音。
按理说,最反感应试教育的,应该是那些比较优裕的家庭,毕竟他们有足够的资源、能力、知识,让子女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与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靠分数制胜。
换句话说,应试教育是小民的主场、权贵的客场,素质教育则正好相反。
但在现实中,不光那些身世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