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孔子批评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见入室不易,弟子虽多,最后能入得室者也就几人而已。
而一旦成了入室弟子,师父就要“口传心授”一些真东西。
所谓心传,在于心心相依,念念相通,重的是诚意正心、见心见性,这靠的是自己。口授的是技艺学问,重在明师善导、弟子好学,这靠自己更靠老师。
一个人的学问技艺可通过老师面提耳命的形式学习积累下来,但道统法脉却不能以此而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道”可意会不太容易说得明白,须诚意正心、以心观心的去悟、去修、去践行。
三种弟子,对师门而言,入室弟子需要的天赋与心性最高,当然也最难遇。
但是,一旦遇到,师父往往会主动把其收为入室弟子,以使本门的法脉技艺传承下去。
这也是沈钰渊真正震撼的一点。
刚才陆平仁说虽然见了陈南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却见心见性,念念想通。
显然!
陆平仁就是动了收陈南为入室弟子的心了。
入室弟子,已经可以说是另外一种传承了。
古代不少老师傅在走了之后,把衣钵传给弟子继承,而并非家人,这就是所谓的入室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