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中英香港问题谈判进入第三轮,由于媒体发布的中英谈判通告中省略了过去常用的“有益的”、“有建设性的”等形容词。结果惹得香港市民一阵不安,导致金融界和地产界又一阵地动山摇。
但是,这还不是香港市民近期最关注的事情。
这一年香港地产界的日子都不好过,鹰君、恒隆、置地等等一系列地产大鳄不是清盘就是巨额亏损。而当初雄心勃勃想要收购邵氏影业的佳宁集团,也因为亏损问题向法院申请了停牌清盘。
然后,佳宁集团便爆出了一系列的欺诈案。
而在这个热闹的暑期档,已经停牌了七个多月的佳宁集团,又开始爆出一系列幺蛾子的新闻。
不过这一次的新闻不是关于地产,也不是欺诈,而是一系列凶杀案!
随着佳宁集团的数家上市公司纷纷停牌,贷款给佳宁集团几十亿港币的马来西亚裕民银行自然是焦急非常,经常派人到香港与佳宁集团磋商债务问题。而包括裕民银行在内的多家跨国银行,都曾借贷给佳宁集团超过了百亿港币。现在各大银行都在使劲的催债,谁能提早要到一些欠款,自然就能减少一些烂帐。
而在7月份的时候,裕民银行的核数师伊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