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向来以机智多变用兵果断著称。
面对云集清廷三个镇雄兵的淮安重镇,蔡锷也深知战事的艰难,在蚌埠,淮河水的水量不丰,河道不宽,还好攻打,但是在淮安,这里的淮河河道最宽处达到了上千米,水流湍急,领兵的冯国璋更是以狡猾善变闻名,想要在淮河上撕开一个口子可是不容易!
但是蔡锷并不担心,他与蒋百里‘交’好,前年年底的时候,蒋百里在张一虎的麾下定计,避实就虚,一举突破黑龙江俄军的江防,其作战经过,蔡锷了解的一清二楚,一直奉为经典的案例,这次面对淮河,蔡锷心中已经有了算计。说
蔡锷先是集中了两个师的重炮向着淮安,进行了三天的试探‘性’攻击,三天时间,向着淮安倾斜了三千多枚炮弹,看看清军防御严密短时间内难以的手,立即改变了战术,以主力吸引对岸的清军,在第二天深夜,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突袭淮安西侧的圩峪渡口。
正在忙于应付华夏革命军主力的清军没有想到自己全力应敌之下,蔡锷竟然还有余力,动用船只进行偷袭。
不到一千人的清军在圩峪渡口与华夏革命军的一个团短兵相接。
隔着一条淮河,华夏革命军一时难以对付的了清军,但是一旦到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