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五门步兵炮也一直在发射这炮弹,清军的伤亡也不断加大,虽然有着堑壕工事的掩护,也不能完全的避免清军不被打死。
徐海峰站立在最前沿,光着臂膀,指挥着清军加大射击的力度,重机枪已经开始烫的厉害,依然不要命的向着日军射击。
一百米、六十米、五十米……
日军依然在慢慢的向着阵地前沿靠近,如此近的距离,上千的日军,对清军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军心开始有些动摇起来,这也是徐怀瑾战前预估到得。
国内的清军甚少经历过如此规模、如此惨烈的大战,血腥的战场,最容易使心理脆弱的清军崩溃,所以每处大营都有着第一大营的精锐压阵,一方面训导清军如何更合理的进行作战,另一方面也是督战。有临阵脱逃者,就地处决。绝不容情!
徐海峰看着已经到了近前的日军,知道最后的时刻到来了,大吼一声:“手榴弹,准备手榴弹攻击!打!”
这是徐怀瑾从天津赶来山东时,从机械制造局截留下来的一批手榴弹,数量不多,仅仅有着数十箱,不过千余枚,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终于派上了用场。
清军们拉开引线,用力的将手榴弹抛了出去,近百枚手榴弹,在日军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