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粮价竟然开始下跌,全都怪那个小道士。他竟然跟县令联合在一起开仓放粮,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绝不能让他再这么下去了!”
在李帆下山后不久,就跟县令达成了协议。李帆开仓赈济百姓,县令亲自操持,所有的捕快衙役甚至连城卫军都出动了,整个远山县都被动员了起来。很快,在县令的迅速安排之下,无数的粥棚被支了起来,灾民很快就吃到了他们流浪以来的第一口饱饭。
李帆开仓放粮数额极大,周围闻讯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远山县本就是一个不大的县城,却突然涌现出数万乃至十数万的灾民,一下子压力大增。好在按照李帆所说的,都将他们迁入到了连云山附近。
李帆给县令提出的条件很简单,他的这么粮食可以拿出来赈灾,但那也这不是白给的,得用这些灾民来干活。用以工代赈之法、大量的开垦连云山附近的荒地。
此时为了赈济灾民省的出什么动乱,县令也不管那些了。别说这么个小小的条件了,就算是再大的条件他也干。更何况这条件也不算什么,而且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再说了就算县令不答应,李帆也可以自己去干。只不过没有他们配合的话,这个过程要困难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