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来得悄无声息。秋收过后,根据这的习惯,不管是地租还是铺租,都到交租的时候了。
这天,李权一脸颓然地到李诸家,哭丧着脸道:“诸,我去看过你家的铺子了,我看租你家的人是个实心的,做大事。铺子前前后后收拾得不错。但是门前较为冷清。我看着心生不忍,只收了半租子。”
滨滨一听,紧张地跑到李权的脚边,就等他说原因。李诸也是一脸奇怪,问道:“买铺子前不是说生意不错吗?这是怎么回事?”
李权道:“买之前听说不好不坏。现在店主想到那里近江边,又多是捕鱼的,便卖竹器。一开始,生意还不错,可是,没几天,这生意就淡了下来。我也观察过了,他已经几天都没有开过市了。”
滨滨听到是卖竹器,心里就讥笑。什么叫多捕鱼的,也不想想,这里都是穷苦人家,一个竹器,还不成袋袋相传的东西,而且穷苦人手巧、省俭,自己看看,凑和着也是能编缝补的,不像一些有钱的人家,要求样样都精致。这竹器也就是一次性的买卖,当然讨不了巧。
李诸听后叹了口气。李权道:“店家看着过意不去,想如实交,但苦于手里银两不足,按着半租子交了一年的租期,他们打算明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