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走泥纹没有关系,并且蚯蚓走泥纹是用来判定钧窑的条件,跟青花没有关系,你真当我是古玩界小白?若是你再提这种简单的问题,我不会再作答。”
吴良觉得,这简直就是小儿科的问题。
他得鉴宝术传承,一些古老的瓷器的技艺特征,都深深的印在脑中,何为蚯蚓走泥纹,岂会不知呢!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特征啊!
要知道,钧窑属厚釉瓷器,釉面在干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龟裂,特别是经过素烧的陶胎,如果釉料过细或过厚都不行,蚯蚓走泥纹就是因釉面龟裂而产生的。
在经过素烧的陶胎上施釉,很容易出现龟裂现象,为了使釉面保持完好,工匠们会在入窑前用毛刷蘸水刷涂釉面,使龟裂的釉面重新愈合。
华都故宫博物院,所藏官钧瓷器釉面上的刷痕就是这样来的。
釉面上的龟裂纹,经过刷涂只是暂时看不见了,入窑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龟裂纹又会重新出现,当窑温达到1100°C后,釉面开始熔融将龟裂纹再次愈合,然后呈现一种与瓷器表面持平的花纹。
钧窑属乳浊釉,龟裂部位与釉面会产生色差,纹路比较明显可辨认,故此人们称其为蚯蚓走泥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