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道狭长,内通曲折,在外界阳光和夜荧草的的作用下显现出一副迷幻景象,此刻它更像一座山底洞窟。
为了确保安全,怀仁让众人先在外面等候,然后独身入洞一探。
小心戒备中,怀仁一点点深入甬道。当外界的阳光不能及时,顶部的夜荧草更显浓密,完全不是平常洞窟的模样。
愈往里走,甬道的空间就越大,而周遭的物件也逐渐从天然演变为人为,怀仁就像是来到了一个洞窟石屋。
“看样子,这里以前是有人生活的,只是不知这些人是什么来头。”一番沉思后,怀仁开始检查看到的物件的新旧程度。
竹篮、背篓、劈刀、一些兽皮,这都是一个平民家庭的日常所需。只不过看这些东西的风化程度,大概已经十多年前未曾动用了。
将七丈方圆内的景象一扫而过后,怀仁沿着石壁摸到了一扇石门。
推开石门,霎时一股清寒自头顶浇灌而下。怀仁当即仰头望去,惊见一圆形孔洞直连一点天光。再看周遭,十数丈方圆内全以白岩铺设,仅在屋子正中心有一个三尺见方的水井。
天光照下,恰好投入水井之中。
“好家伙!这石屋竟然上通孤峰顶,下接蛮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