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宴请的鸿儒名仕,皆是江淮两处拔尖的人物。例如年老体迈,回乡养老的钱阁老,桃李遍天下,家中子弟尚在京中任职,颇有分量。例如执掌南国子监的吴夫子,虽是江淮四大家的吴氏旁系,但学问极好,已教出不少翰林子弟。
摄政王礼贤下士,本人也允文允武,精通此道,与他们处得格外融洽。
当然,此宴还有些边缘人物。
捐了这园子的富商也在宴请之列,虽是敬陪末座,却兴致极高,极其热烈又不失风度地为这些清流学士,或世家贵人介绍着这园子的妙处。
这时,一行人已到三面通透的风水畔。
“说来也不怕笑话,风水畔内有小人千辛万苦寻来的不少佳作,虽是赝品,但也颇具鉴赏之力,还望先生们多多指点。小人才好知道,是否亏了本去。”吴富商神态落落,不见丝毫扭捏,与他一道过来的名儒多是豪情放纵,不拘小节,仅管看不上他的出身,却对他也颇有尊敬,对这些赝品值不值有些好奇。
吴富商又缓了缓,道:“这处地儿是王爷的下榻之所,也不知王爷是否在内。”
众人这才认真地打量了圈风水畔,见秋风凉凉,吹起这天水碧清透的纱帷,整座庭院仿佛沉浸在这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