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早在八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就曾在秦淮河边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其实这首诗放到现在来也合适。
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此时的明朝处于内乱外患之中,内有张献忠、李自成作乱,外有清军犯境,再加上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大明帝国已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可这并不影响秦淮河的热闹繁华。
华灯初上,一条条画舫早已停靠在码头边,等待客人们的登船。
作为秦淮河上最有名的画舫主人之一,董小宛也已早早登船,忐忑地等待今晚宾客的到来。
不久之后,她的随身丫鬟小翠匆匆跑上船来。
“小姐,今晚方以智方公子想重金包船,吴妈让我问问你的意思。”
画舫的选客是一种特殊的模式。
通常来说,如果某条画舫当晚只有一波客人求见那倒好办,鸨母直接安排就是了,可要是求见的客人有好几拨,那就有点麻烦。
此时青楼往往提供两种模式。
一是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