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贩售的马裘酒有三种,五两酒的小壶售价八十文钱,一斤八两的小埕售价三百文钱,三斤的大埕售价五百文钱。”耶律骢不疑有他,如实答道:“若是在大辽贩售的话……路途遥远,要添些车马费,此外……”他顿了顿,终还是道:“因着朝廷行的是榷酒酤之制,故无法堂而皇之地贩售,少不得要层层地添一些打点的开支……”
耶律骢说的“打点开支”是什么,众人皆是心中有数。
“那么,述律铁赤剌估计的售价又是几何?”
“阿九”继续追问。
耶律骢叹了口气,接下来要说出口的数目,他自己初次听的时候,也吃惊不已:“小壶三百五十文钱,小埕七百文钱,大埕一贯二百文钱。”
述律氏倒吸一口气,讶异道:“足足三倍有余!”
“阿九”又问:“若是依照契约的法子,售价如何?”
“就地取材,以大辽的粮米酿造,勉强能降至与宋国一般的售价,再坏也不至相差太远。”
“阿九”沉思不语,如画般的眉目,略有轻颦。
良久,她对耶律宗德拱手:“敢问父皇,您认为此酒在大辽是否可为?”
“如此烈酒,”耶律宗德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