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够得到享受教育的机会,民间对女童上学的抵触心理,因为政府年年不断的持续宣传和对违法国民教育法家乡的处罚,得以不断转变、改善。可是,整体教育环境的极大进步,并不能掩饰其中出现的一些疏漏和偏差。在江州安平县地区,每名初级学堂的学生,每年的入学学费为4汉元,折合为库平银,大概为2两银子。按照本土的工资标准,普通工人和分地农民家庭,一名青壮劳力每月的平均收入大概为12汉元。初级学堂一年的学费,搁在普通家庭身上,不过是10天的工资,费用虽说不少,但是相比远东大陆地区的收入标准,却绝对算不上高。不过事情难免有意外,在本土各地,少部分家庭因为疾病、伤残等原因,父母一人或者两人皆丧失劳动力,无法依靠出卖劳动力的方式,为孩子赚取每年区区4汉元的学费。家庭贫困、父母没有经济来源,这样的家庭虽然数量极少,占据本土总人口的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但是教学时间日久,接触到的小学生越多,何佩贞越能体会到贫困家庭孩童的无助。汉国本土的发展重心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国家虽然大力扶持教育产业发展,但是在事关学生家庭的社会保障领域,尚没有达到德国同期的标准。德国于13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障体制,到19年年初,德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