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熹微上一次对她行叩拜大礼,还是母皇薨逝之时,她握着她的手,哭得不能自已,却不能允许自己长期陷入悲伤,因为此后这江山的重担,便要由她来扛。
当她止住泪,有些恍惚地走出大殿时,隔着九重石阶,望见了她的东宫旧臣。他站在最前面,对她叩拜。“臣愿永世效忠于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那之前,便记不清了。她七岁时,姚宜和黎熹微先后入宫,姚宜为太女太傅,也就是她的老师,黎熹微则为伴读,与她一起学习。他比她大两岁,自幼聪慧过人,在宫中也藏不住锋芒,她刚开始还总是和他争胜,后来便是真心佩服,把他也当作半个老师看待。
在她眼里,无论是姚宜还是黎熹微, 都是她最倚重信任之人, 彼此之间不必讲究虚礼,她从来不许他们跪她, 甚至允许他们直呼她的名讳。姚宜有时被她惹恼了,就会喊她名字,但黎熹微却从来没有,从“殿下”喊到“陛下”, 一直恭敬有礼。
若论礼节, 似乎是姚宜和她更亲昵,但即使她时不时喊“老姚”,对姚宜却始终有一层对老师的敬畏,但对黎熹微就没有这层负担。他是她的平辈, 又不像姚宜那般严厉, 反而比父后还要宠她,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但又不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