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给他打鱼的网,不若找些铸炮的工匠送过去。”
看来这郑家子弟倒是个读书人,怕郑鲨他们不明白,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用白话解释了出来。
对郑鲨这种人来说,工匠和青楼女子差不多,不过是一种活生生的商品,可以用钱解决的,这位郑家子弟所讲述的送工匠,到算是给这些人打开了思路,铸袍的工匠在广东和天津都有许多,而且并不是供不应求,花重金招揽一定可以成功。
但马上就有人提出了一种说法,这铸炮工匠确实是不错的礼物,可也并没有太特殊的地方,应该更好些。
在南直隶的郑家人原本以为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把李孟在山东的盐场拿到手,而且借着这个机会在山东有一两个港口,一个小小州城的守备,在郑家这种名震天下的豪商眼中还算不上个角色,郑家人几乎觉得能把他玩弄在掌中了。
谁想到风云突变,李孟的身后赫然站着大明朝廷南方权势最高的几个人之一,而且李孟表现的铁血作风,让郑家的头目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策略。
整个亚洲海面上的海洋贸易日进万金,但郑家在山东运送海盐去福建销售,利润同样是丰厚,而且还有其政治意义,郑芝龙此时仅仅是福建的海防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