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应该算是完结,大明此时兵荒马乱,上峰发饷都是和点验一同进行,李孟丝毫不担心这个,下次发饷他就不信上面这些官员会不克扣,只要是今天这个模样,那对李孟百利无害,更何况,柳清嵩说这次的饷银还算是多发了,下次克扣的肯定更多。
逢猛镇的李家庄园,灵山盐场和盐田的负责的头目早就是等候多时了,这些人并不是士卒的头目,而是灶户和劳工的头目,对产量技术之类的都是颇为的精通,而今的李孟私盐系统,恭迎山东各个州府的私盐大都是在青州府石臼所附近的盐场,还有莱州府和登州府的鱼儿镇,海仓和海阳几个盐场出产。
灵山两个盐场的产盐,主要是供销给逢猛镇的文如商行的盐栈,通过水路到济宁,而且还做些深加工,比如说假冒青盐之类的买卖,自从知道文如商行私盐销售的主要市场不在山东之后,李孟这边就逐渐加大了对文如商行的供应,不过李孟这次想要知道的是,产量能不能继续的加大。
按照那位福建郑家郑掌柜的说法,如果双方确定交易的话,郑家每月贩运南货的大船会有二十艘左右来到莱州府装盐,以每艘船最少八百担计算,最少也要有一万六千多担的产量,按照李孟的估计,产能可能未必满足对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