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济宁州和南北各个大城富裕之地,用青盐刷牙漱口不过是个日常的习惯,没有了青盐,用别处的精盐代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经过炒卖之后,这青盐赫然成了富贵人家地必备品。
开始时还能用普通精盐蒙混,后来就有那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辨别真假,还真别说,确实是有手段,李孟几次掺假造假,在卖之前,都是专门请这些老师傅过来辨认,都是没有蒙混过去。
能辨识真假,又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必需品,价格呼呼的涨了上去,好在是盐商和商铺不愿意这个行市垮掉,都是在控制价钱,即便这样,每担盐,在济宁州的价钱是十一两,在扬州和苏州是十五两,在京师则是十八两。
可这高一功手上地六百担青盐,却说是不到两百两,就算不是青盐,这六百担运到洛阳开封去,李孟扣除船费还可以赚到三百两左右。
李孟的惊讶过后,打量坐在对面的高一功,对方的国字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不过倒不似作伪欺骗,莫非这便宜真是天上掉下来地,李孟呼吸了几下,平静自己地心情,若说是对面这汉子不会做生意,李孟也是二把刀,那些炒卖的手法不过是在现代时候耳濡目染地一些花样,真要到了面对面讨价还价的时候,他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