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私语
这不是晚上一高兴多喝了两杯,便打开了话匣子:“想我张涵蛰伏八年,跟在大总理身后,兢兢业业一步步走到今天。”
“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张太太愤愤的说:“就是当年写下‘犹记当年张怀望,嗤余狂妄亦知音’的那人,现在早就不知道哪去了,不然就一定亲自上门拜访。”
张涵,字怀望。不过这个字早就不再提起,究其原因不过是官场倾轧。当年不要说张涵,就是金大总理还是个兵头子。哑巴亏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咽下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张涵想起过往,不禁长叹一声:“人生在世,一时的风光不算本事。一则,后继有人;二则,家业传承!”
“要是一直顺顺当当的,老大的性子稳妥,适合守成;万一有变,老三的脑子活,手腕硬,也能和伯言一起守住家业。”张涵想到两个儿子无比欣慰:“我张涵这一生最满意的作品就是老大和老三。”
张家的两个儿子,教育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老大伯言,学的祖宗理法;老三则从小喝着洋墨水,进的是洋学堂。世道变得快,张涵想要张家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