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很多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农民就没办法打仗……”离奥尔斯克城不远的地方,已经能看到成片的庄稼和一些劳作的农人,拂过山丘的风吹拂过来。让头顶有些冒汗的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鼎臣啊。这片土地似乎是俄国的哥萨克打下来的,卡尔梅克的战斗力也很强。是不是说,只有牧民才能打仗?”
“以史书看,当初是中小玉兹惧怕准噶尔丹部吞并,请求沙皇保护才并入俄国的,这也是当初彼得堡谈判时,俄国人不肯放弃草原区的原因。希瓦、布哈拉,还有土库曼各部才是哥萨克征服的。”杨增新道,“总理,真正能打仗的兵不会是农民……”
杨增新此言有些映射农兵制的意思。但他又不是这个意思,于是打马快走几步与杨锐并行后道:“以史书看,春秋时的兵将只能由士族、贵族任,农人、商人是没有当兵资格的。左传、国语中的人物都乐于当兵、勇于上阵,并以此为职务、为荣誉、为乐趣,不仅绝无畏死之心,反以战死沙场为荣。
战国时,国与国之间战事剧烈、每战都有大量斩杀,方才全民皆兵。最少秦国当时便是全民皆兵的,待章邯那支秦军一亡,真正能征善战的军队就没有了。”
杨增新说的是巨鹿之战,也是春秋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