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要卓如写一篇讨杨檄文,卓如推说脑病未痊愈。今日我就让季新草拟了一份,还请卓如过目。”
仿佛是炭火一般,梁启超根本就不想接那片檄文,倒是孙汶硬塞在他手里。他草草看罢,待看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还在孙汶的前头,惊惧之色顿时浮于脸上。好一会他才谦虚的道:“逸仙啊。这通电还是……还是……还是单署你的名字好了。护宪党里面的士绅本就不是革命之人,要是我的名字署上了。这些人势必会被杨竟成给……给……”
梁启超结结巴巴,很是有难以说出口的苦衷。不想孙汶对此却毫不顾虑,只道:“卓如啊,革命这么多年,我感觉很多时候行动是不能靠自觉的,只要把你的名字写在通电上,护宪党诸人被逼无奈才会心向革命。这虽然不近人情,可为了中华四万万同胞之幸福,日后即便以后千夫所指,我们革命党人也得接受。卓如要是认为这檄文可以,那明后几日我便让人从云南发出去,你看可好?”
孙汶步步紧逼,梁启超唯唯诺诺,好在身边的蔡锷拿起那份檄文,道:“孙先生,蔡锷虽是初来乍到,但与云南诸将官还是很熟悉的,是否能让我看个一日,细查其中是否有言语不和云南诸将之心意。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檄文若是不合大家的心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