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在大典当日分立皇城干道两边,以这样的方式被检阅。在他们中间只有少部分人在开国仪式完成之后,将进皇极殿受封爵位,而剩下的则在郑亲王府由杨锐亲自颁发勋章。封爵只是念个圣旨,而授勋则是要一个个的挂勋章,但幸好这不是杨锐一个人颁发,不然近千人他就是颁到第二天天亮也颁不完。
除了封爵授勋,新朝太庙的规制也被改动了,之前配享太庙的只是皇帝的亲眷还有一些文武功臣,现在的规制则是只要是为国而死的,都可以配享太庙、以受祭奉。杨锐本对这种虚的东西毫无兴趣,但看到章太炎提出的时候,一边听着的李子龙居然连呼吸都停顿了,顿时明白配享太庙制度对这个时代人们的吸引。这还不是一个厚黑拜金的时代,而是一个重礼知辱的时代,真要是战死者也可入太庙,那部队的战斗力会如何?怕不是要变成敢死队吧。
1912年的开国大典似乎是前朝开国大典的翻版,但实际上跟着朱宽肅祭天的不再是文武百臣,而是六百名国会议员。这虽是有体现皇权将全部授予国会的意思,更有杨锐不想半夜三更起来跟着朱宽肅去天坛跪跪拜拜的意思。
三月初九这一天半夜三更,天坛这边礼部的官员就开始忙活,郊社令、良酝令等官员将祭酒装在尊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