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发展角度讲,玩上的成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本源的成功,因为这种成功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力量,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人一旦变得勇敢,心灵就会强大,无论身处任种境况,都会主动想办法自救。像王喜乐在大連秋林商场走丢那件事,就能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现在,孩子把生活中的事写出来,获得了一点成功,一下子促进了他写作文的热情。看来“学习动力并不在学习本身”这一潜在想法是正确的;如果这个想法正确,那终身学习的动力应在学习之外;如果这个想法还正确,那么单用分数评价孩子的进步就是种卑微的行为,而卑微行为所产生的进步是短期的,是不会保持下去的。可怕的是,用卑微行为来评价孩子,实际上是用孩子身心以外的东西来维持自尊。当分数不好了,孩子的自尊也就没有了。如果这种由分数的消退,而自我枯竭的逻辑是正确的,那么二、三十年后中国很多少年儿童将缺少刚阳之气,引发社会系列问题。因为考试分数的高底是孩子、或什么样的人,都无力控制的东西。如果孩子因此没了刚阳之气,那说明孩子的心灵在得到分数的过程中,人性的衰退和停滞等危险因素也威胁着他,长大后很难忠诚什么。自古,教育失去忠诚那就变成了罪恶。
不管我想的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