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安心守在婆家,帮着早寡的婆婆一起,撑起康家过年的场面了。
这头接连几天,谢氏都带着李妙和李娟出门,正式将两位族中侄女介绍给了京中来往的人家。
李府是阁老府,来往的人家非富即贵。
谢氏不仅透了口风给李姝,也隐隐放出了李府打算为李妙和李娟在京中相看人家的事。
李妙和李娟的出身虽差了些,但随着李府水涨船高,倒也有不少人借着过年和李府走动的机会,和谢氏套起交情来。
谢氏请李妙和李娟见客时,那些心中有意的人家,见李妙生得娇娇弱弱的,虽不十分满意,但想着李府想挑的是学子或书香门第,要求倒也相合,便也留意上心起来。
李子昌对此十分满意。
却不想初四衙门开印,谢氏挑了初五、初六两天摆年酒请客,头一天就闹出了不好听的闲话。
李府过了初四才宴请的客人,大半都是李子昌的下属,或是官职不高的同乡、同科。
家世地位有限,娶的婆娘难免参差不齐,有人见李妙和李娟跟在谢氏身边忙里忙外,帮着招待客人,面上的神色就古怪起来。
其他人见了,心知这人是个嘴碎的德性,立时就八卦道,“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