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悠与邹见锋的规划案里,从一开始,便向蒋睿分析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淇奥戏剧中心的定位是戏剧,而当前国内外最容易生存下去甚至说很难做亏本的一个门类,当属儿童剧。可淇奥却不能以儿童剧为首要内容定位。
淇奥所属的文创园,几千家企业大几万名员工,以刚毕业甚至未毕业的大学生群体为主,整体年轻化,未婚率恐怕要上达80%以上。
而文创园的位置又是老区与高新区的交界,周边楼盘不多,也不能过多指望居民们带娃“越境”捧场。
如此一来,文创园的定位当是青年戏剧、先锋戏剧、实验戏剧……这问题又来了,戏剧尤其话剧市场最繁荣最成熟的城市当属北京上海,连广州都只是摸索阶段而已。北上以外的城市,要做个专业的戏剧中心乃至孵化一个戏剧表演机构集群,谈何容易?
分析到这里,似乎“开心麻花模式”便成了最好的参考模型。
可是,唐青悠认为:“任何一个机构的模式,都不应该是复制来的。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那执行到最后一定是水土不服的。这就跟量体裁衣一样,定制的服装换个人穿,身材再怎么相似,气质都未必能衬起那套衣服。”
蒋睿十分认可唐青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