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承惠三百二十元。”
等两个小青年买完了书离开,马老板对着账本慢悠悠的算账,嘴里兀自嘀咕:“唔,再过两天,《四大名捕震关东》又该卖完了,看来下次去拿书,得多拿一点。”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台弯大大小小的许多书局里。
台弯的老牌出版社一般都叫书局,书店也叫书局,这都是民国时期遗留的风格。大大小小的书局,星罗棋布,当然不是每个书局都在卖《四大名捕震关东》。但是在卖《四大名捕震关东》的书局,卖得都还不错。
就算比不上马老板这样准备第三次进货,但至少没有滞销。
而这样的销售数据,很快就反馈到了鲜鲜文化出版社,出版社的总经理正在听取员工的汇报。
“经理,《四大名捕震关东》的销售势头很好,目前我们已经发了五百本流入台北、台中、基隆的租书店,根据租书店老板的反馈,出租人次很旺盛,基本上书店的存书都跟不上出租。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扩大规模,把高雄、台南那边也铺满?”
“既然反响好,当然要铺货,书局的销售怎么样了?”
“非常好,我们先期印刷的两千五百本,一个星期不到,全都卖完了。加上租书店的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