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都是有关于政务的, 因此考生多有提出独到的见解。
德庆一十六年的殿试, 两篇策论题目和当时的前三甲答题, 她都看过,很实在。
获得前三甲名次的考生文章并没有多华丽, 但很是有见解, 才干也毋庸置疑。
这在之后他们的政治生涯中看了出来, 这些都是有才干的官员。
而当今皇帝与德庆帝的性格不同,不过也与当时德庆帝的处境有关。毕竟是大乱过后,朝廷十分欠缺人才。
苏轶昭这边毫不担心,甚至在最后一题时,还放慢了速度。
若是很早就写完,那免不了要东张西望。
大家都是一起离场的,到时候只有自己东张西望的,就有作弊的嫌疑,还十分的尴尬。
将最后一篇慢吞吞地誊抄在了卷子上,写两排看一看,就怕自己写错。
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男子走到了保和殿外,苏锦荀见状连忙行礼。
“苏爱卿不必多礼!”皇上来之前还特地吩咐了礼官,让他们不要唱喏,免得让考生们分心。
毕竟是天子,谁见了天子不紧张呢?
进了大殿之后,皇上就开始坐在了上首。
看向下方的考生,此次复试共有两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