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得注意自己的印象,没有说谁听个相声笑个前俯后仰的,这叫有失官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所以,这帮吃饱了没事干的旗人票友就动起来了,他们的学问好,写的段子也全都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去各位大人府上表演也就是热闹热闹罢了,能让人会心一笑就了不得了。
这在过去,也被叫做清门相声。
与之相对的浑门相声是民间相声艺人说的,老前辈们都是指着这个吃饭的,再说表演对象又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民众,真说些阳春白雪的,人家也听不懂,所以这些老前辈的相声荤素不忌,怎么能赚钱怎么来。
一直到民国,大清国倒台了,旗人的旗饷也就断了,这帮旗人没饭吃,所以干脆纷纷下海卖艺,清门浑门于此开始合流。
文哏类相声也随之开始成熟了,吸收了一点浑门的技巧和因素,变得更好笑一点,更接地气一点,也会轻微涉及到一点伦理哏,但是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门相声天然就不是太接地气,所以非常小众。
比如,萧飞昨天和潘芸亮说的那段《黄鹤楼》,最早的版本就是一个假行家吹牛,说自己是京剧大师,然后被人要求当众唱一出,最后被戳穿。
当时刚有这段子的时候,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