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并时刻让她以一个执拗的内心对面对这个世界,自我惩罚、自我放逐,让观众去同情这个可怜的世界、这个可怜的人。
在遭遇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抉择时,相信每一个观众也都跟随着演员,同时在遭遇一场情感炼狱,徐凡的表演真叫一个震撼,呼天怆地,及至后来,唯一的儿子被截断了胳膊,要被婆婆带走的那一段戏,又是徐凡的情绪爆发点,最后母女相认,徐凡给张婧初洗了四个西红柿,因为32年前的夜晚,弟弟吃了唯一的一个西红柿,妈妈答应第二天要给女儿买,这一个允诺,32年才兑现。
在故事的另一条线上,陈道名和陈锦收养了张婧初之后,夫妻两人由最初的不合到临终时的难离难舍,张婧初联想到自己被放弃的经历而拒绝打胎,以及她和陈道名讲述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母亲,最后张婧初亲赴文山救援,感受到每一个放弃都是逼不得已,受伤最大的是做出选择的亲人,32年的痛恨化作悔恨。
三十二年的长度,两个家庭数个人的悲欢离合,冯晓刚表现得收放自如,因为他知道围绕着主线人物来结构故事,去除司空见惯的模式化表现。
比如,方登被收养,并没有将她表现为先叫叔叔阿姨,然后再到叫爸爸妈妈的旧套路,直接进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