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拖沓外,其余的故事进展得不紧不慢。
故事的主线也非常清晰,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
在灾区河.南与陪都重.庆之间切换自如,形成对比鲜明的强大反差效果,对天灾的无奈感,与对人祸的讽刺味昭然若揭。
逃荒路上的主线基本围绕着老东家展开,老东家经历了十分戏剧化的一段逃荒经历,从痛苦挣扎到愤恨无奈,从最初的人丁兴旺到最后全家人死的死、散的散,只撇下他独自一人,真正告诉观众什么叫兵荒马乱、饥荒逃难的年代。
而花枝、星星等女性角色面对灾难不得不做出一些痛苦、无奈,却又充满存活希望的选择,也算是为了家庭的存活献出绵薄之力。
栓柱对于孩子的情感执念与老马挂在嘴边的“保命”信念作比较,虽然略嫌做作,但还是十分现实地将一个忠实马夫作为中国奴仆,与一个圆滑厨师作为日本奴隶的差异化结局残酷地表现出来,让人绝望与苦痛不堪。
政府方面李培基体恤民情的执着与蒋鼎文蔑视难民的冷酷相对,到最后李培基也表达出对官场的无奈,以及注重形式的口号排练与惨造欺凌的完败战役,都表现出国.民.党政府实质性的腐败无能,最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