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可以说是中国喜剧电影标杆式的人物,是电影界的大腕儿,是导演圈中的大佬儿,徐卤蛋在他面前充其量只是个新手,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吊丝,一个稚嫩的雏儿。
可就是这样,观众喜欢看到的,正是吊丝逆袭大腕儿,黑马奋然登顶,这样剧情不仅在电影中屡屡出现,现实中也必须有。
冯晓刚和《一九四二》在票房上的失利,一在于题材,二在于故事,而徐争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神话,同样是一在于题材,二在于故事。
宋铮还记得前世冯晓刚在宣传《一九四二》时说,这段饥饿的历史,中国人不应该忘记,对此,宋铮举起双手,双脚,表示完全同意,毕竟,那段岁月的苦难,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但问题是,难道真的要让观众花一百多块钱,到电影院中去忆苦思甜吗?
教育民众,就不要再用这么奢侈的手段了,宣传人性,也没必要吃自己的老本儿。
如果仅仅是题材的深重倒也罢了,可最严重的是,《一九四二》故事的讲述,也让人非常失望。
故事的线索有很多,也只能用“很多”这个模糊的词,更杯具的是,主线就有好几条,地主家、河南战场、国家、外国记者。
这是从小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