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说的太好了,真希望我这样的老家伙也能活到您的梦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天。”老法师紧握住罗兰的手,禁不住真情流露。
“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很有必要,但是殿下也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若想通过考试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关键在于‘考什么’和‘怎么考’。”鲍里斯冷静地提醒罗兰。
“鲍里斯先生,的确如您所说,考试科目要以实用为原则,我们不需要基层公务员谙熟赛马和名酒,不需要考察他们能否在宴会上翩翩起舞,至于那些谈起家谱和纹章学滔滔不绝的家伙,多半对我们的公共服务事业毫无用处。”
罗兰这番话也是有感而发,正如鲍里斯牧师指出的那样,考试本身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考什么”和“怎么考”。
“考什么”决定了筛选人才的标准和方向。地球上华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个制度本身是好的,可惜在“考什么”的问题上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死守着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将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结果非但无法选拔出引领时代潮流的人才,科举制度本身也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
“怎么考”关系到筛选人才的方式是否